首页 / 院校新闻 / 正文

我校召开原创大型话剧《军歌》专家研讨会

原创话剧《军歌》成功演出后,学院组织召开了全国性的专家研讨会。院长黄昌勇,副院长刘庆,导演系主任卢昂,电影电视学院副院长、创作中心主任赵蕴颖,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学科带头人叶长海,《戏剧艺术》副主编李伟及《军歌》创作团队代表出席研讨会。国内专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国剧协副主席、戏曲现代戏学会会长季国平,中国话剧协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参事蔺永钧,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戏剧理论家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戏剧理论家马也,文艺评论家李守成,中国剧协《中国戏剧》主编罗松,《剧本》月刊副主编武丹丹以及革命先辈后代胡德华、邓穗等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副院长刘庆主持。

与会专家对《军歌》的创作演出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建议和意见。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强调,首先,上海戏剧学院选择《军歌》这样的题材,可以说是肩负起了作为我们国家高等艺术教育重镇的使命,而由本校师生一同创作,也可以看作是贯彻执行了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大家学文艺的初心是什么?这个戏告诉了我们,就是培根铸魂。今天,很多学生报考高等艺术院校的目的是成星成名,丢失了培养民族复兴的艺术使命,所以《军歌》的主题是很好的,而选择这样一个题材,也是我们上海戏剧学院理所应当的职责,这一条必须充分肯定。其次,这个戏排演难度很大。话剧《军歌》围绕军歌创作过程,讲了军魂,军魂是民族之魂,国家之魂;也以艺术院校为出发点思考了艺术的作用,艺术的作用说到底就是振奋民族精神,就是培根铸魂。艺术养人、养心、养革命意志、养革命情怀。所以《军歌》这出戏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同时,仲呈祥主席建议,把对郑律成身份怀疑这条线写得要淡化一些,特别是全剧尾声血战之后。

中国剧协副主席、戏曲现代戏学会会长季国平认为,《军歌》的题材非常重要,也非常适合上戏这样的艺术院校创排。这个戏里面展示的青年人是历史的再现,非常有需要也非常有价值,尤其在给我们当下的年轻人寻找他们的理想是有启示意义的。这个戏有两个版本,教师版和学生版,这本身就非常有意义、有价值,是我们上戏创作实力的展示,同时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并对提出两点意见,一是需要更加集中和聚焦紧紧围绕《军歌》创作展开,第二,就是要更多的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延安精神对他的精神、灵魂、创作的感召、启迪。

中国话剧协会主席、国务院参事蔺永钧强调学校开展第二课堂,能够体现一个学校办学的方向。通过《军歌》我看到了上海戏剧学院加强师生教育实践的“大全景”的重大意义。坚持这种戏剧教学的正方向,加强师生教育的实践,坚实迈开了师生积极参加艺术创作的步伐,在这个正方向和正步伐的前提下,体现了原创话剧中师生积极创作的正能量。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戏剧理论家宋宝珍认为只有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才能为文艺繁荣打下基础,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合理的价值判定,没有丰富的生活其会找不到现实的定位,没有高超的审美水平仍旧掌握不好艺术水准。《军歌》这台戏不仅仅是师生共同创作的艺术作品,还是现实与历史对话的一个契机,它开启了一条精神通道,让今天的年轻人感受历史,感受生命,感受那个时代的旋律,不断奋进的民族精神,用这样的方式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这个题材值得深挖,延安鲁艺不仅奠定了新中国文艺的人才基础、文艺基础、思想基础,而且确定了无产阶级文艺的发展方向,它涉及到文艺与时代、现实、人生等很多命题。深挖这个题材有三个问题,延安怎么就吸引了那么多热血青年?郑律成怎么就创作出了这样气势磅礴、旋律雄壮的军歌?中国革命怎么就成功了?  这个戏就直面了这些问题,延安鲁艺有一种精神向上、向前的凝聚力,有一种集体主义、理想主义的情怀。


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戏剧理论家马也表示,延安、鲁艺、军歌、青年、红色文艺、革命文艺,这些概念和戏剧都有关系,而《军歌》把这六个概念统一起来,通过戏剧、艺术把这段历史形象化、人物化,是上戏的一大贡献。

文艺评论家李守成表示,看戏的时候整个剧场洋溢着一种振奋的情绪,一种激昂的旋律,能够看出来看戏的观众心情都非常激动。能够通过《军歌》的时光隧道回到那个时代,这个戏作出了这样的贡献,非常了不起。《军歌》抓住这样一个背景,描写了以郑律成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到延安为国家,也为自己寻找一条更加光辉的道路,这个题材非常有价值。

中国剧协《中国戏剧》主编罗松认为,《军歌》体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学生在艺术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双重重视,利用优势将二者融合为一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剧本》月刊副主编武丹丹认为,上海戏剧学院创排《军歌》不同于任何其他毕业作品,有它的独特价值所在,不只是红色艺术精神的传承,是两个时代的守望和关照。不管时代如何,青春、热血、肝胆、对祖国的赤诚、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都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这部戏对于上海戏剧学院来说是值得加工和保存的,我甚至觉得这应该成为具有仪式感的戏,不仅仅是一个保留剧目,每一个进入上戏的学子都应该来看一看,导表演学生离开学校前都演一回,把它作为一个立体的课程,让同学们感受艺术和他们自己生活的关系,这是我对这部戏最大的期许,它应当作为特殊的课程保留下来。

整场戏的风格上,武丹丹建议,在战火中可否增加安静的时刻让观众沉静下来,是今天的青年人与当年的青年人彼此心与心的对话,感受彼此脉搏的跳动。


     《戏剧艺术》副主编李伟教授提了讲四“点”想法:军歌的意识是不是可以再提前一点;郑律成和丁雪松的爱情可以往后推一点;音乐的成分可以多一点,语言可以精炼一点。叶长海教授认为戏的基础非常好,充分体现了上戏的创作实力和质量,下一步就是向着精品打磨。建议整个戏可以再写意一些,精炼一些内容,留出更多空间给导演进行写意创造。

导演卢昂表示:《军歌》所展示的鲁艺学员与上戏的学子年纪相仿,题材非常适合戏剧创作。我们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与导演系本科教学相结合,是学院首次尝试的教学实践与创新,不仅在专业上要以打造国家级精品佳作为高度,师生同台,共同创造。同时更是思想上升华与学习,特别是整体剧组集体赴延安采风学习、重温那个战火时代的鲁艺精神,“行走课堂”中提升同学们的思想修养,意义深远。

黄昌勇院长做了总结讲话,《军歌》从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到最后主创团队的创建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周期,这个剧目的创排也有别于以前的其他作品,就是有两个版本,分别是教师版和学生版,这是对我们学校教学的融合。这些年我们一直提倡老师要演出,不能只教不演,我们希望在校学生和老师及校友一起创作演出。

黄院长对《军歌》的选题立意、创作编排、舞台呈现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强调,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项目,应该具有国家水准,希望剧组再接再厉,不断打磨提升,《军歌》不仅是上戏的艺术呈现,更是上戏师生的精神呈现。创作排演不仅是师生艺术水平提升过程,更是师生文艺精神、思想政治觉悟提升过程。



上一篇:我校影视教育成果亮相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下一篇:2025上海戏剧学院国际学院韩国直升班(3+2)招生简介
快速咨询通道
学生姓名 *
联系手机 *
专业方向 *
备注